• 歡迎光臨~丹陽榮文車輛附件有限公司

    新聞中心

    關于汽車塑料件的涂裝工藝介紹

   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,塑料在汽車制造領域得到廣泛應用。同時人們對塑料件涂裝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,因此如何提高塑料件涂裝的質量成為需要解決的關鍵課題。汽車塑料件涂層有三個作用,一是裝飾作用,提高外觀的鮮艷性,達到與車身相同的高級裝飾性效果,二是保護作用,汽車塑料件涂裝后可提高其耐候性,以及耐酸堿、耐化學溶劑、耐鹽霧,抗老化,延長使用壽命;三是提高其磕碰劃傷和抗石擊性。塑料可分為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兩大類。汽車用的的內外裝飾件大部分為熱塑性塑料。如保險杠、儀表板等;有的內裝飾件為熱固性塑料。如煙灰缸。汽車上用的塑料件主要采用注塑工藝成型,注塑模具內涂覆了一層以有機硅和脂肪酸類為主要成分的脫模劑。塑料件上的有機硅脫模劑、油污和手汗,會嚴重影響塑料件上涂層的附著力,很容易造成漆面縮孔等缺陷,在涂裝前必須徹底清除。另一方面面汽車用的塑料不導電,表面張力低,具有靜電,濕潤性較差,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涂膜的附著力。所以汽車塑料件涂裝極為重要。汽車的外飾件如保險杠和內飾件如儀表板,用的材料主要為聚丙烯(PP);尾翼、中控面板、把手用的材料主要為ABS塑料。
    1.汽車塑料件涂裝與汽車車身涂裝工藝的區別
    汽車塑料件涂裝工藝與汽車車身涂裝工藝的主要區別有三:(1)汽車塑料件涂裝沒有磷化處理和電泳;而汽車車身涂裝工藝有磷化處理和電泳。這是因為汽車車身采用的材質是冷軋鋼板,具有了磷化的條件,磷化是重要的防銹手段;相反,汽車塑料件不生銹,不需要做防腐處理;(2)汽車塑料件涂裝沒有中涂漆噴涂工藝,而汽車車身涂裝有中涂漆噴涂工序;(3)汽車塑料件涂裝采用的是低溫漆,這是因為汽車用塑料件如PP(聚丙烯)、PE(聚乙烯)、PS(聚苯乙烯)、ABS(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共聚物)、PC(聚碳酸酯等不能耐高溫,變形溫度在(110~140)℃之間,用高溫漆烘烤時就會變形;而汽車車身涂裝采用的是高溫烤漆工藝。
    2.汽車塑料件涂裝工藝的流程
    汽車塑料件涂層的構成為:“底漆+色漆+罩光清漆”三涂層體系,其涂裝主要工藝流程如下:
    前處理(除油、除脫模劑、清洗等)→吹擦凈→火焰處理→靜電除塵→噴涂塑料底漆→流平→干燥→底漆打磨→吹擦凈→溶劑擦拭→靜電除塵→噴色漆→噴2K罩光漆→流平→烘干→面漆修飾→交檢。
    3.汽車塑料件涂裝前的表面處理方法
    3.1化學處理法(又稱化學氧化法)
    3.1.1堿液清洗處理法(脫脂處理)
    汽車上用的塑料件主要采用注塑工藝成型,注塑模具內涂覆了一層以有機硅和脂肪酸類為主要成分的脫模劑。塑料件上的有機硅脫模劑、油污和手汗,會嚴重影響塑料件上涂層的附著力,很容易造成漆面縮孔等缺陷,在涂裝前必須徹底清除。
    化學除油后應徹底清洗工件表面殘留堿液,并用純水最后清洗干凈,晾干、吹干和烘干。工藝流程為:上件→預脫脂→脫脂→水洗1→水洗2→純水洗→新鮮純水洗→吹干→烘干(烘干溫度為60℃)→強冷。
    3.1.2用酸溶液進行處理
    對塑料表面進行氧化液處理的有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苯乙烯(PS)和ABS塑料等。其配方如下:
    重鉻酸鉀(K2Cr2O7)4.3%
    濃硫酸(H2S04)88.4%
    水8.2%
    用此溶液處理10-12分鐘,處理溫度為40-45℃,即刻用清水沖洗干凈,讓其自干,或在50℃烘箱中烘干。這種方法是用酸性溶液對對塑料表面進行處理,使塑料表面導入親水性官能團,調整其表面張力,提高表面濕潤性能,達到提高附著力的目的。
    ABS塑料經脫脂后也可用較稀的鉻酸和硫酸液處理,配方為:
    鉻酸(H2CrO4)420克/升
    硫酸(比重1.83)190毫升/升
    ABS塑料在此溶液中浸泡處理4-12分鐘,溫度為60-70℃,用水洗凈、干燥
    3.2有機溶劑處理法
    有機溶劑處理法和化學溶液處理相比,具有工藝簡單,操作方便,不需要大的設備投資,能耗低,效率高;但對環境和人體有健康有一定的影響,且屬于易燃易爆產品,需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。
    常用的有機溶劑有溶劑汽油,無水酒精,二甲苯50%和乙醇50%化合物,異丙醇,甲苯、丙酮、丁酮等。丙酮等。丙酮、無水乙醇溶劑適用于聚苯乙烯及其改性品種,如ABS和AS等;異丙醇、溶劑汽油適合于清洗PP(聚丙烯)、PE(聚乙烯)、PS(聚苯乙烯)等。特別是異丙醇,由于處理效果較好在很多公司得到廣泛應用。
    有機溶劑處理的方法比較簡單,就是用干凈抹布蘸取溶劑,在塑料件的噴漆表面擦刷兩遍左右,使其油污,脫模劑徹底清除干凈。
    3.3火焰處理法(又稱火焰氧化法)
    塑料表面極性低、張力小,如不進行恰當的處理,涂裝后漆膜的附著力就達不到工藝要求。采用火焰處理法對塑料表面層進行加氧的極性化處理,使塑料表層分子帶上“-C=O”、“-COOH”等親水基團,顯著提高塑料表面的極性,提高對涂料的潤濕性和展布性。
    火焰處理裝置的主要部件是噴燈,燃料是天然氣。火焰處理的溫度高達1000~2000℃,可瞬間改變塑料表面的性能。火焰處理效果比較徹底,環境污染較小。
    3.4等離子處理法
    等離子處理法簡稱為靜電處理,等離子設備主要有等離子發生器、氣體輸送系統,等離子噴頭等組成。其工作原理是安裝一臺靜電離子發生器(產生離子風)通過摩擦、感應、剝離、擠壓的作用使空氣產生大量的正負電荷,形成一股正負電荷的氣流,以消除塑料件表面的靜電,將帶有電荷粉塵吸附掉。風速0.25米/秒。
    4.噴涂底漆
    汽車塑料件用的底漆和車身鋼鐵件用的底漆有很大的區別,目前最常用的是單組份丙烯酸塑料專用底漆,噴涂平均膜厚:(5~12)μm,塑料底漆的膜厚和車身鋼鐵件底漆厚度相比要薄一些,這是塑料制品的材質不生銹,且硬度和強度低所決定的。如果漆膜過厚就會容易開裂、硬度強度降低,影響油漆涂層的機械物理性能,減少其使用壽命。烘干溫度(70~80)℃,時間(25~30)分鐘;采用空氣噴涂塑料底漆.空氣壓力(0.4~0.6)Mpa,涂料壓力(0.4~0.7)MPa,噴涂槍距(150~300)mm,噴幅:(250~350)mm,涂料吐出量(200~500)ml/min,噴槍的運行速度(0.4~0.8)m/(9),室內溫度(20~28)℃,相對濕度(50~75)%,。垂直風速為(0.3~0.4)m/s.施工粘度符合溫度粘度曲線。
    5.噴涂面漆
    汽車塑料件噴涂的面漆,各生產存企業均使用丙烯酸聚氨酯低溫色漆,噴涂色漆后用雙組份清漆進行罩光。色漆分金屬色和實色漆(也叫素色漆)。噴涂丙烯酸聚氨酯低溫漆的工藝參數為:空壓力(0.5~0.7)MPa,涂料壓力(0.4~0.8)MPa,槍距(150~300)mm,噴幅:(250~350)mm,涂料吐出量(200~500)ml/min,室內溫度(20~28)℃,相對濕度(50~75)%。風速為(0.3-0.4)m/s。膜厚:金屬漆(11~20)μm,實色漆(15~25)μm,罩光漆(30~40)μm。漆膜總厚度:(60~75)μm(底漆+色漆+罩光清漆)。
    雙組份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施工時要注意的事項:(1)漆和固化劑要嚴格按比例進行調配,固化劑加入量過少,就不能和漆完成交聯反應,油漆涂層不能完全固化干燥,保證不了質量;(2)漆和固化劑必須攪拌均勻,熟化期為15分鐘。如果提前使用就會產生氣泡,斑點等缺陷;(3)配好后的油漆必須在4小時以內用完,否則就會作廢不能再用,造成浪費。
    汽車塑料件的漆膜不能過厚,原因是:(1)汽車塑料件,如保險杠,普遍采用PP塑料,底材硬度較低,如果底漆較厚,會影響涂層的硬度。,漆膜物理性能就會大打折扣;(2)塑料件涂層沒有中涂漆,這是和車身鋼板生銹材料噴涂的區別之一。
    噴涂塑料件底漆、面漆也可使用機器人噴涂作業,方法是噴涂面漆和罩光漆左右各兩臺噴涂機器人(噴涂底漆左右各一臺噴涂機器人),工藝參數為:靜電噴涂:電壓≤85KV,,槍距(150~300)mm,噴幅:(250~350)mm,涂料吐出量(200~500)ml/min,旋杯轉速(15000~30000)轉/分鐘。室內溫度(20~28)℃,相對濕度(50~75)%。風速為(0.3-0.4)m/s,接地電阻<1MΩ。
    6.面漆修飾
    面漆修飾工藝比較簡單,工藝流程為:打磨→拋光→檢查。
    打磨:對顆粒、渣點、桔皮、粗糟無光、雜漆污染、虛漆等缺陷用2000#水砂紙蘸水打磨至光滑。注意不要碰劃傷漆面,不要磨透清。
    拋光:對水打磨部位涂少許拋光液,而后用拋光機進行拋光,直至達到和車身面漆無明顯的光澤差異。然后擦凈拋光殘夜。
    檢驗:檢查手段為目視。外觀不得存在明顯影響外觀的缺漆、露底、流掛、桔皮、發花、顆粒、渣點、粗糟無光、砸漆污染、顏色不一致、裂紋、鼓包、痱子、砂眼、縮孔、針孔、碰劃傷等質量缺陷。

      汽車內飾件發揮的作用

    聯系我們

    聯系人:劉榮良

    郵箱:jsdyrw@vip.126.com

    公司:丹陽榮文車輛附件有限公司

    地址:訪仙鎮豆莊迎賓大道

   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版HD